前幾年,有朋友的長輩忽然檢查出罹患結核病,家裡老小都很擔心會被傳染,尤其擔心兩個年幼的孫子孫女。分享了下面這個稻盛和夫幼時的故事,讓朋友轉念,結果很幸運地,後來全家無人被傳染。
稻盛和夫在多本書裡都提到這個人生經歷,下面的版本應是修改自他的簡體版自傳,華文出版社2010年出版。面對當今疫情挑戰,這個故事也很有啟發性。
兩匹狼的故事
類似的,還有據說是來自北美印第安人的故事。祖父對孫子說:「每個人的心裡住著兩匹狼。一匹白狼,一匹黑狼,彼此互不相讓。」孫子問:「白狼和黑狼誰比較厲害呢?誰會獲勝呢?」祖父說:「那就得看你,餵養的是哪一匹狼了。」
黑狼、白狼象徵了內心不同的甚至對立的想法,來自於對外境的解讀方式,與長期累積起來的習性傾向。所謂天人交戰也是很傳神的描述。
就像一杯水裝了一半,那麼,是半滿還是半空呢?非洲人穿鞋的很少,對賣鞋的商人是大有可為還是機會茫茫呢?看你怎麼想。
其實外境人事物都是中性的,有不同角度可選取,注意力集中在哪邊,在哪一邊累積、經營,慢慢就會呈現出哪一邊的現象。
我們人自己,尤其孩子,也是半善半惡,充滿改變的潛力,看怎麼用智慧去培養。
不能說哪一匹狼比較好,在人生每個階段,隨著因緣,帶來不同的意義與需要。就像稻盛和夫年少的這個經歷,給他帶來終身啟發與深遠影響。不過就疫情來說,如果可以選的話,不生病應該是代價比較小的選項。
文內寫「稻盛和夫體會到: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只有內心無比堅強,你才有改變這一切的勇氣。」
正因為外境是中性的,所以我們能去選擇想法 ,讓那匹狼越來越強。這些故事,都是在啟發賦予我們力量。
谷口雅春《生命的實相》
文內提到的,改變稻盛一生的書籍《生命的實相》,是1930年創設日本「生長之家」的谷口雅春導師所寫的。谷口雅春寫作的系列書籍,早期有段時期我常閱讀,也有認識學佛師兄的父母參加「生長之家」傳道協會、奉行其光明思想。「生長之家」的核心經典是《甘露之法雨》,其思想有個明顯特色,秉承日本人自古對「言靈」的重視:「相信自己就是神子,有無限的可能性,運用語言的創化力可以達到大自在的境地。」「生長之家」在日本二戰期間發揮了穩定社會的宗教力量,近年來則較少聽到其活動了。

膽怯會帶來背運
在稻盛和夫的記憶中,孩提時代的他總是以淚洗面,是一個窩裡橫的愛哭郎。他特別喜愛撒嬌,總是拽著母親穿的和服下擺形影不離。要是母親忙不過來把他甩在一邊,他就會嚎啕大哭;倘若母親不過來哄他,他就會越鬧越凶,有時甚至兩腳亂蹬,踢破隔扇,惹得母親動怒。
1944年,在外做警察的小叔叔暫時回鄉,就住在小稻盛的隔壁。小叔叔不慎沾惹上了虱子,從而傳染了疾病,導致全身發熱、嚴重發燒,最後甚至臥床不起。
去醫院做檢查時,小叔叔被告知,原來是結核病的早期症狀。這對於稻盛家來說已經不是第一個壞消息,在此之前,稻盛和夫的大叔和大叔母都是因為患上了結核病而去世的。
小叔叔病情進一步惡化,咯血不止,成天只能躺在家中休養,不敢讓外人知道。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外面早已經風傳:「稻盛家是結核病窩」
結核病俗稱「癆病」、「白疫」,直到1945年,特效藥鏈黴素的問世有效地抑止住結核病。但在當時,結核病還是一種「不治之症」。稻盛和夫正因為升學受挫而情緒低落,再加上怕被結核病傳染,他遠遠地躲著曾經十分疼愛自己的小叔叔。
小稻盛通過查書得知,結核病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於是每次從小叔叔房門前走過時他都捏住鼻子,快步走過。但由於稻盛和夫畢竟還是個孩子,經過房門憋得他透不過氣,不得不大口吸氣,這樣反而吸入更多的病菌。
結果父母和哥哥都沒有被傳染,格外小心的稻盛和夫被感染上了結核病。
稻盛和夫後來說,父親為了照顧自己,於是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不再讓母親和弟弟靠近自己,一個人承擔了所有重擔。讓人奇怪的是,病魔並沒有因此再侵襲對自己滿懷親情厚愛的父親。
一天,稻盛和夫發著燒趴在床上的時候,隔壁的租客太太隔著籬笆遞給他一本書,是《生長之家》的主持人谷口雅春寫的《生命的實相》。在翻閱過程中,他被一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書中寫道:「在我們的心中有一塊磁鐵,它能夠把周圍的劍、手槍,或災難、疾病和失業統統都吸引過來」。
「唯恐避之不及的他遭此厄運,難道不是因為過分在意結核病才引起的這場災禍嗎?」還是個孩子的稻盛和夫幡然醒悟,並且借著讀書開始認真地思考:「在災難來到的時候,越是去躲避,就越躲避不了。與其躲避不了,不如坦然去面對災難,只要自己心態擺正,身體就會正視所面臨的災難,那麼一切事情都會向著相反的方向傾斜。」
稻盛和夫很快就體會到: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只有內心無比堅強,你才有改變這一切的勇氣。
1945年,也就是日本投降的前夕,轟炸機在日本的上空頻頻盤旋,稻盛和夫的家鄉鹿兒島經常響起防空警報聲。而此刻的稻盛和夫正處於結核病的初期,躺在家中發著低燒,一點都不想動。
一天,班主任土井老師戴著防空帽來到稻盛和夫的家中,勸他再報考一次鹿兒島第一中學,考慮到他的身體原因,就代他遞交報名表,並陪他去應試,其結果還是名落孫山。然而土井老師並沒有放棄對稻盛和夫的期望,對他說了影響他一生的話:「如果是個男人就不能泄氣,辦法還是會有的。」
是啊,是個男人就不能泄氣。稻盛和夫拿著老師幫其辦好的報考一中的手續,參加了考試,並且一舉奪魁。
在這個過程中,稻盛和夫不再畏懼任何事情,內心一點點地強大起來。在轟炸機雨點般的投彈聲中,大半個城市淹沒的火海中,在與家人拼命的逃亡中,他奇蹟般地趕走了結核病。
如果稻盛和夫繼續發著燒躺在家裡,也許等待他的只能是與其他結核病患者同樣的命運,正是因為他鼓起勇氣站了起來,去參加了考試,所以考上了鹿兒島第一中學;就是因為他站了起來,為躲避不知什麼時候從頭而降的燃燒彈,他沒有被戰火奪去生命;也因為不再對結核病膽怯,選擇了站起來,他在逃亡中得到了重生。
用他自己後來的話說:「拼命的逃亡倒趕走了結核病,如果是慢慢養病的話,或許不會治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