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然燈佛授記。

本篇的佛典故事,是供【道德經 心領神會】2023/9/10 課程教材 之用,彙編於此。

然燈佛亦作燃燈佛、定光古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大智度論故事:釋尊見然燈佛,得真實精進

引自 2007厚觀法師-《大智度論》之精進波羅蜜.PDF檔案

如佛言:「我於無量劫中,頭目、髓腦以施眾生,令其願滿。持戒、忍辱、禪定時,在山林中,身體乾枯;或持齋節食,或絕諸色味,或忍罵辱、刀杖之患,是故身體焦枯。又常坐禪,曝露懃苦以求智慧;誦讀、思惟,問難、講說一切諸法;以智分別好惡麁細,虛實多少。供養無量諸佛,慇懃精進求此功德,欲具足五波羅蜜;我是時無24所得,不得檀、尸、羼、精進、禪、智慧波羅蜜。見然燈佛,以五華散佛,布髮泥中,得無生法忍,即時六波羅蜜滿25;於空中立,偈26讚然燈佛,見十方無量諸佛27,是時得實精進。28身精進平等故得心平等,心平等故得一切諸法平等。」如是種種因緣相,名為精進波羅蜜。

釋尊行菩薩道時,著精進相故不得授記;後得無生法忍,不著精進相乃得授記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印順導師 解釋 云何得授記

引自《華雨集第一冊》云何得授記,云何不退轉,云何忍所緣,云何得決定?

第二偈,解說上面所問的。「住平等授記」,佛為菩薩授記,是由於菩薩已能安住於平等法性之中,內心有了真正的智慧。表面上,這位菩薩想盡種種辦法來奉承佛,不惜金錢去買了五枝花供佛;看到地面上有齷齪,就以自己的頭髮蓋住地面,讓佛踩著他的頭髮走過,佛因此就為他授記了。事實上,並不如此簡單,而重要在釋迦佛在前生的那個時候,已能將內心安住於平等法性之中。燃燈佛明白他內心的境界,所以為他授記。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聖嚴法師:燃燈佛為釋尊授記

佛法不離因緣的理論,因緣的變化,決定於全體環境的每一個單元,只要任一單元發生變化,未來的整體發展就會跟預期的結果不同。
所以,佛雖見眾生未來都能成佛,卻不能為每一眾生授記。如果尚未親見法性,乃至信心尚未成就,佛也無法為他預做成佛的記。所謂記就是預告某一眾生,在經過多少時間,供養、親近多少尊佛之後,一定成佛。
譬如釋迦世尊,在未見燃燈佛之前,未曾受到任何佛的授記,長期修行到了燃燈佛的時代,他才被預告成佛的時間。凡夫沉淪生死苦海,頭出頭沒,如處長夜,無有盡期,佛雖有天眼明而無法為他們授記;如果未入忍位,心向未定,每個人的因緣際遇,佛也無法掌握。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何謂「忍位」

《佛光大辭典》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種善根。

忍位(梵 ksānti),又作忍法,為確認四諦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動搖(不動善根)之位,不再墮落惡趣。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相關主題【佛法】【老子道德經】【金剛經

4c7d5955e8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