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同學心得(基礎2024-1) 玄昇筆記摘要

..

課程連結:

請點:《易經》線上課程 【基礎入門】 易經課程【進階 分四期】

20241009 D1
玄昇:筆記摘要心得

《易經》作為中國古老的哲學經典,其內涵涵蓋了宇宙的運行規律、人類生活的智慧,以及萬物的變化。在《易經》基礎入門的學習課程告一段落時,就把這幾堂課所寫的筆記,以摘要條列式方式列出心得。

一、學習《易經》的心境
《易經》的《繫辭傳》中提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一點強調了無思無為的心境,正是修習《易經》的精髓。學習《易經》的過程中,無論是對卦象的解讀還是對自然變化的感悟,只有在心境平和、沒有過多的思緒與執著時,才能真正領悟到天地間的運行規律,才能「透天機」。這與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有異曲同工之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順應自然,放下主觀的執著,從而達到與天地相通的狀態。

二、《易經》與修行
修行可以視為一個目標導向的過程,如同行走在地圖上,不斷前行並根據所接收到的反饋調整方向。《易經》的六十四卦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框架,每一卦都是大自然運行中的某一階段。通過學習這些卦象,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人生的地圖,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並接受大自然和自身的反饋。這與修行中的「行住坐臥,無不是道」的理念一致,即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反思與行動。

三、《易經》與占卦
雖然目前課程中還未學到占卦,但我粗淺地知道占卦的準確性往往源自於「共時性」的原理,即一個事件的發生並非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事件同步發生,彼此相互影響。這一點讓我們意識到,《易經》中的占卦並不是預測未來的絕對工具,而是讓人們理解當下,掌握局勢的工具。學習《易經》的過程,應當放下對結果的強烈期待,反而以自然的心態對待卦象和爻辭的啟示,這樣反而能更加準確地理解《易經》的指引。

四、陰與陽
在《易經》中,陰陽是一切變化的根本法則,陰與陽的轉換規律貫穿於萬物的生成與變化。陽代表光明、活力、進取,而陰則代表靜止、柔和與接受。學習《易經》的過程,就是學習如何在陰陽的轉換中找到平衡和和諧。無論是生活中的挑戰還是機遇,皆是陰陽互動的表現,只有順應自然的法則,才能在變化中立於不敗之地。

五、《易經》中的變化
在《易經》的卦象中,變化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姤卦》中的陰氣從初爻開始逐漸增長,代表著陰陽消長的過程。這讓我們認識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遵循著一個趨勢,無論是好是壞,都必然有一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學習《易經》讓我們學會洞察這些趨勢,提前做好準備,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結果。

六、《易經》中所對應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易經》中的八卦對應著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角色和性格,學習《易經》時,我們可以將這種角色劃分運用到日常人際關係中,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處理與他人的互動。例如乾卦象徵著剛健有力,適合擔當領導者,而坤卦象徵著柔順包容,適合支持者的角色。理解這些特質有助於我們在團隊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七、六十四卦的平衡
《易經》的六十四卦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沒有任何一卦可以單獨存在,也沒有絕對的吉凶之分。每一卦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不同的意義和作用,這提醒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擁有全面的視角,不要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失去平衡。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皆是自然運行中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學會接納和適應,從而獲得內心的平衡。

八、學習坤卦:包容與隨順
坤卦象徵著大地的包容與柔順,它告訴我們應該像大地一樣,能夠接納萬物,順應變化。坤卦的精神在於柔順而不失正固,包容而不失原則。這一點在現代生活中也非常適用,無論是面對人際關係還是面對環境的變化,我們都應該學會包容與隨順,像水一樣,柔軟但不失力量,隨形而變卻始終保持本質。

九、屯卦的啟示
屯卦象徵著事物初始階段的困難與不確定性。學習屯卦讓我們明白,任何新事物的開始都是艱難的,這時候需要的是謹慎行事,打好基礎,而不是急於求成。特別是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更需要有內行人的指引,避免因為過度自信而陷入困境。屯卦教導我們在困難面前要保持冷靜,積極準備,等待時機的到來。

十、禮敬的力量
《易經》中常提到「敬之無咎」,這表達了無論遇到何種情況,對萬事萬物保持禮敬的態度。禮敬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當我們對一切保持謙虛和尊敬的態度時,內心的煩惱和執念就會減少,自然也會更加平靜。這與佛教的「無我」思想相似,只有放下自我的執著,才能真正達到內心的解脫。

結語
感謝安老師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易經》,也許在理解上尚不及萬一,但最重的是如何把學習到的東西應用在日常生活上,進而直接或間接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學習《易經》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它不僅僅是理解卦象和爻辭的表面意義,更是對人生智慧的深刻體悟。無論是無思無為的心境,共時性的洞察,還是禮敬萬物、順應陰陽變化的態度,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寶貴指導。學習《易經》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自然的法則和人類自身的局限,從而在變化中找到不變的智慧,在困境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力量。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相關參考:

易經課程請點:《易經》線上課程 【基礎入門】 易經課程【進階 分四期】

更多心得分享,請點:☀ 願景

20230315 a3
莊子,秋水。北海若:「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59ba6b99a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