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請點:《縱橫太極行事曆/招生公告 》 購書請點:《「縱橫太極」 系列書籍 》
如何在放鬆下墜時,形成完整的太極球體
發問者:lingfeng(2013/01/24)
鍾老師好:
今天看 (楊式太極拳術述真) 裡一段關於放鬆的論述。書中講意氣在縱向鬆落的同時伴隨著橫向開展的散是實現鬆的關鍵。對於縱向上的放鬆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可是只有縱向的放鬆那鬆到最後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小腿或者腳踝明顯的受力,放鬆變成了下壓。最近也一直為此苦惱,突然看到這段話才了解原來只有縱向鬆落同時橫向的鬆散才能做到全身的放鬆。可以橫向上的鬆散應當如何練習總是不得其法。望鍾師指教。
[鍾老師回答]
你好:
我們先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大球,當我們的重量放鬆下墜時,也要能向四周撐開,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太極球體。書中所言就是此意,當重量下落時也要能向四周擴散開來。書中講向橫開展是一個代表,其實是向四面八方撐開,而以橫向能撐開來說明而已。
當重量放鬆下墜時,能夠同時撐開四周的太極球面,我們稱之為掤勁形成,所以掤勁是放鬆後形成的,而不是用力用手撐一個圓叫做掤勁。
現在問題來了,就跟你碰到的情況一樣,好像向下放鬆比較容易,如何能夠撐開出去呢?以你而言,你放鬆向下之後明顯感到小腿及腳踝受了力,好像變成了下壓,也體會不到放鬆的橫向撐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你的結構未正之故,結構未正,則重量的下墜會被身體的肌肉及關節承受,而無法真正放入湧泉之中。
要如何才能夠練出橫向的展開(其實也就是向四周撐開的球體)呢?簡單的說就是要能夠「真正的放鬆到湧泉」,當你的重量不斷的灌注在湧泉穴之時,慢慢的就會有一種向四周擴展之勢出來,有人說是氣,但其實不是,這是一種肌、筋、骨的結合再次調整,讓身體形成一種圓滿之勢,此時掤勁可成。
現在你所要做的不是考量如何橫向擴展你的鬆,而是先做好你縱向的結構上能真正的鬆沉到湧泉。
太極的運作:流動、滾動、及伸縮
發問者:lingfeng (2013/01/23)
最近在重新學陳式太極,我的老師告訴我每一個動作起動點在胯上要由胯先做起。如身向右轉先把左胯向前向上向右轉帶動腰椎 胸椎 肩 肘 手一節節的貫穿出來。在胯動時腰不能動腰動時肩不能動要像馬路上跑的汽車過紅燈一樣第一輛車過去了第二輛再過去接著第三第四第五輛。說是關節這樣一節一節的運動方式是節節貫穿。再三強調不能出現胯腰肩肘手有同步運動的情況出現。
書上說轉體動作以腰向左右轉動來引導勁力和掌握動作的方向叫做“主宰於腰”或“腰為車軸”究竟胯先動還是腰先動?在練套路的過程中的作用是什麼?要怎麼練?
[鍾老師回答]
你好:
太極的運作方式有三種主要的方式:流動、滾動、及伸縮。
你的老師告訴你的方式是其中一種方式:流動,這是一種內部的傳動,在太極拳來說十分重要的傳導方法。
傳導的方式是從腳底起到腰胯到脊椎到肩到肘而形於指尖,也就是拳論上所言:「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基本上應是從腳而起的流動,但是因為主宰於腰(胯),所以有直接從腰胯起的練習,這樣在傳遞上速度會快很多。所以你的師父教了你一個正確的流動方式,這樣的流動方式能練出太極勁,尤其是在推手上很好用。好好的練習應會有所得。
但太極拳的運作不是只有流動,還有滾動,以丹田為中心,胯為圓周的內球滾動是太極拳另一種運作模式,這時內球就以轉動為主,當是平轉時看起來就是腰轉,而此時腰胯和肩和肘手就必需同步運作。還有一種是伸縮的運作模式。
所以是腰動還是胯動取決於當時的拳架中的招式是那一種運作模式,整套拳架中應是三者不斷交替運作而非單一運作。
流動方式很快可以感覺到勁,你師父教你是一個好的方式,好好的練習對你很有幫助的。
太極柔體規格與運作
發問者:wenzhaomin(2013/01/29)
看過《縱橫太極》2冊書之後受益匪淺,也看到了太極拳並非神秘莫測,只要有明師指導,自身刻苦習練,揣摩悟道,就會取得成功。有3個問題想請教:1、太極柔體規格初步形成後,重量流動又怎樣具體操作?是關注腳下由虛而實,還是由實而虛的次序?2、時刻留意在腰間,怎樣操作?3、放掉行拳意念,把自我超脫出來,欣賞自己的拳架,有時好溜神,很不好把握,應怎樣避免?
[鍾老師回答]
你好:
的確,只要有好的方法加上勤力的練習,一定可以進入太極之道。
1、當柔體的規格完整之時,此時流動、滾動、伸縮的運作應已完整。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是一個裝滿水的圓滿大球,大球的中間是一個由丹由、胯形成的小球。在整 個球體的運作中,雖然關注腳下的虛實變化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觀察自己體內的虛實流動變化。當能清楚掌握整個球體的虛實流動、滾動等的變化後,要學習跟外 力相接,就是推手或是散手,在這個接手的過程中去體會外力加入後身體內的變化,想辦法把對方融合進來成一體後而加以控制。
而虛與實變化是交替的,並非單純由實至虛或虛到實這麼簡單,在大球之中是處處有虛實,虛實不斷在交換之中。
2、時刻留意在腰間就是要關注著大球內的小球,這個小球才是真正運作的主宰。
3、這和靜坐、站樁時如何避免分心失神的情況是相同的,本來思緒就是不斷的變化,就是有分心之時也不用太在意。因為專注才會分心,不要太在意什麼,讓自己 的身體自己去練拳,輕鬆而自在的運作,不要刻意要練什麼功;不要刻意要如何,自在的身體自在的練,你就會發現原來你會進入一種不同的感覺。

了解更多,請點:縱橫太極相關文章 購書請點:鍾文淵老師「縱橫太極」 系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