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當機者為須菩提尊者,上圖的塑像來自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說明為:
從小智慧過人但脾氣暴躁,後聽佛陀開示瞋恚的過患,悔過懺罪,成為最不喜歡與人爭論的比丘。佛陀曾至忉利天為母說法,歸返人間時,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搶先第一迎接佛陀。佛陀表示,須菩提在耆闍崛山觀諸法空性,了知空義,才是最先迎接佛陀的人。其善解空理,被譽為解空第一。
這個禮佛的故事原典出自增壹阿含,原經文以及空海法師的解說附於後。
星雲法師《十大弟子傳》介紹:
尊者誕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財寶、用具都忽然不見了,全家人都非常的憂心,所以很快的請相師回來卜卦。
相師卜卦後,說道:「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們家所生的是貴子,室中金銀寶物在貴子初生時會一切皆空,這象徵著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為他取名『空生』吧!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將來不會為世間的名聞利養所束縛,就是為他取名『善吉』也好。」
相師的話,安定了全家人的心,從此,尊者的大名,有人稱他「空生」,也有人稱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後,尊者家中的財寶和用具,才又恢復原狀。
解空第一的尊者,初生的徵兆,真是稀奇萬分,古今難得的事。

空海法師 阿含解脫道次第 第六章 樂見聖賢
增 三二二
爾時,尊者須菩提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在一山側縫衣裳。是時,須菩提聞世尊今日當來至閻浮里地,四部之眾靡不見者,我今者宜可時往問訊禮拜如來。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捨縫衣之業,從座起,右腳著地。是時,彼復作是念:此如來形,何者是世尊,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見者復是地、水、火、風種乎?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如世尊所說偈言:「若欲禮佛者,及諸最勝者;陰持入諸種,皆悉觀無常。曩昔過去佛,及以當來者;如今現在佛,此皆悉無常。 若欲禮佛者,過去及當來; 說於現在中,當觀於空法。若欲禮佛者,過去及當來; 現在及諸佛,當計於無我。」此中無我、無命、無人、無造作,亦無形容有教、有授者,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無主。我今歸命真法之聚。爾時,尊者須菩提還坐縫衣。…… 是時,比丘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而白佛言:「我今禮最勝尊,今日先得覲省,我優缽花色比丘尼是如來弟子。」爾時,世尊與彼比丘尼而說偈言: 「善業已先禮,最初無過者;空無解脫門,此是禮佛義。若欲禮佛者,當來及過去;當觀空無法,此名禮佛義。」。
解說音檔案約17分鐘,如下。

本篇的佛典故事,是供【道德經 心領神會】2023/9/10 課程教材 之用,彙編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