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心領神會 第3期-1】2024/3/17 資料

。。。

本月開始的第三、四期 將結合「莊子」解說老子道德經。

複習 2024/2/18 課程內容並有新增補充
(1)「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維持在「學習區」的複利效應、刻意練習的心流(FLOW)效應

0529769530

20240315 2b

譬喻 1 為 原地踏步
底數 0.99 = 1 – 0.01 每天衰退一點,連續365天後 = 0.0255
底數 1.01 = 1 + 0.01 每天進步一點,連續365天後 = 37.783

20240315 1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廣受重視的《心流》(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書中,說明這種心理狀態象徵一種「最佳心理體驗」。

進入心流的狀態,即所謂的「zone」(化境)之時,會發生以下的狀況:

① 過程中的所有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
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大多沒有明白的目的;但是相對地,在心流狀態時,人總是很清楚自己應當做的事。

② 行動有立即的回饋
處於心流狀態的人,自知自己在什麼程度能做得很好。

③ 挑戰與能力之間的平衡
視自己能力許可進行挑戰。到達絕妙的平衡,既不會因太簡單而無聊,也不會因太難而放棄。

④ 行為與意識融合
完全專注精神在現在所做之事。

⑤ 會讓人精神渙散的事物從意識中消失
完全投注其中,日常芝麻綠豆的煩雜小事,都不存在於意識中。

⑥ 不會憂慮失敗
完全專注於與能力相當的事務,不會擔憂失敗。反之,如果心中產生了憂慮,心流就會中斷,而喪失控制力。

⑦ 自我意識消失
太專注於自己的動作,所以對他人的評價,既不在意也不擔心。心流結束之後,相反地,會有一種充實感,好像自己長大了。

⑧ 時間感扭曲
忘記時間流逝,過了幾小時卻彷彿只有幾分鐘。或是完全相反,運動選手等會感覺一眨眼的瞬間好像被拉長一般。

⑨ 行為經驗成了自我的目的
讓心流產生的行為,無關乎它本身是否有意義,目的只在於得到心流體驗的滿足感。例如喜好藝術、音樂或運動,是為了它的滿足感,儘管它並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

(以上摘要說明引用自:山口周,2019,《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


(2) 太極圖:現在普遍流傳的陰陽雙魚圖,是在宋朝才出現,明代才定型。

(2a) 《莊子.則陽》:「天地者,形之大者也; 陰陽者,氣之大者也。
《莊子.天下篇》:「《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

(2b)「陰陽魚」之為「象」:

20240216 1

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太極圖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 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陰變陽合而木火土金水,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3)莊子內篇《齊物論》 (形固如槁木,而心固如死灰;人籟、地籟、天籟)

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无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

59ba6b99ae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課程各週資料會陸續更新,請點:【道德經 心領神會 】高心靈嘉義中埔靜修中心課程(系列清單)

20230927 A1
59ba6b99ae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