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 悉達多太子 出家

本篇的佛典故事,是供【道德經 心領神會】2023/9/10 課程教材 之用,彙編於此。

悉達多太子出家

( 引自:佛陀教育基金會 釋迦牟尼 出家到成道)

淨飯王晚年得子,喜出望外,一心希望他繼承王位,成為統一天下的轉輪聖王;他聘請當時著名的學者,教導太子文學、哲學、算學、兵法、武術,少年時代的悉達多太子天資聰慧,聞一知十,沒幾年便博通了一切學問,也擁有優越的體力角鬥,和超人的射箭武藝,然而在無憂無慮的年齡裏,他卻表現出與其他同齡的孩子決然不同的特點,喜歡沉思、默想,身邊的日常小事,常心有感悟。

在一次出遊的途中,見到一位饑渴疲憊的農夫用皮鞭拼命抽打著一頭耕地的牛,鞭打處鮮血淋漓,被耕犁後的土地裏翻起的蟲蚓,被飛鳥啄食,飛鳥還未吃飽,又被天上的禿鷹吞唑。這種弱肉強食的情景使他感到世間的不平等,另一次在路邊見到一位衰弱不堪的老人形同骷髏,一步三顫,氣短無力。又見到呻吟苦熬的病人,生命垂危的樣子,不遠處嚎哭送葬的人群,抬著死者的棺材。

這一幕幕苦景在少年太子的心中重如千斤。

“人生為什麼這麼苦?苦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才能解脫這些苦?”太子在心裏反覆苦苦地自問著,卻找不著答案。太子因此更加努力地讀書、思索,剛開始時把希望寄託在婆羅門教的經典《吠陀書》上,但書中沒有解答他的問題,經過反覆的思索後,太子意識到,“知識”和“王位”無法真正解決人生的生、老、病、死諸苦,這使他陷入更深層的思索中,於是下定決心出家。

淨飯王無法明白兒子為什麼在這些難以解答的問題上煩惱不堪,他曾百般相勸,但面對兒子提出的問題,卻啞口無言,只好期望以人生的享樂、美色,去沖淡兒子心中的胡思亂想。於是在太子十六歲那年,淨飯王命令太子結婚,娶鄰國的公主耶輸陀羅為妻,六年後生下一個兒子:羅喉羅,既使如此,悉達多太子還是沒有改變出家尋求解脫之道的想法,而且想法與日俱增。

淨飯王得知兒子的心事又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季宮殿,並賞賜眾多美女,晝夜歡宴,歌舞笙華,期待以富貴快樂的生活改變太子出家的想法,然而在悉達多太子的眼裏,這一切只是過眼煙雲,溺人的泥坑和熊熊燃燒的火宅,反而更堅定出家的決心,終於在一個月圓光輝的夜裡,不辭而別離開了他的王國進入一片廣茂的森林,在這裏他脫下王子的衣服,剃去鬚髮,成為一位修道者,那年他二十九歲。

悉達多太子出家 (佛陀教育基金會 釋迦牟尼 出家到成道 )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相關主題【佛法】【老子道德經

4c7d5955e8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