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師在《四念處修行法要》說明了,觀音法門如何能逐步做到:能所雙泯,心境合一,主客消溶,乃至耳根圓通,安於當下、徹證無常。內容語音檔如下。


空海法師:
《四念處修行法要》觀音法門
:
《四念處修行法要》觀音法門全文請到:空海(惟傳法師)專集:《四念處修行法要》
※觀音法門、耳根圓通
我們現在要逐步去徹證無常,怎麼去徹證無常呢?就從耳根跟聲塵的接觸介紹起,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來對應、接觸,你每天一定是六根跟六塵接觸之後,產生了六識,讓你的心靈、心裡在那裡不斷的起起伏伏,因為你體悟不到無常,所以你會被無常的法流牽著走,或是在那裏對抗。我們現在怎麼從耳根跟聲塵接觸的當下,體悟無常法印呢?
明覺的開發從點、線、面、空間,現在要介紹擴大到空,我們的明覺點,從呼吸的鼻頭出入點開始,從這個點開始慢慢擴大到丹田,慢慢擴大到全身,現在要把覺性、明覺的範圍,從全身擴大到虛空,有一個關鍵、訣竅就是把那個覺察力放開、放開,不是撐開。如果撐開是有用力,現在只是放開,原來你的覺察力是在五蘊身心的軀體裡面,它有一個範圍,就好像有一層薄膜圍住、圍起來,像保鮮膜這樣保護起來,你的覺察於來是在身體範圍。那現在呢?把保鮮膜去除掉,把那一層薄膜去除掉,把範圍放開到無限,你要在身心穩定、寧靜的時候,你才能夠做得到。
大家要去體會,一定要實際去做才能夠體會得到,你把它放開,這時候你的覺察力,沒有固定在哪一個點,也不用跑到哪個地方去,都不用,你只是放開,但是因為我們有從點、線、面上來,所以這時候的放開,它是有根據地的,它是有一個中心然後擴大、放散、擴大到四周,如果你沒有一個中心,你的那一種放開又像野馬奔騰、跑到他方世界去了。我們就是要從點、線、面,這樣逐漸的來到放開,跟空融為一體。
這時候我們的覺察力來到沒有範圍,你就是保持一個空、明、覺的狀態,這時候你讓四面八方的聲音,自動穿流而過你的身體,以前你是去聽,喔!我去聽那個鳥叫聲,我去聽那個車聲,我去聽狗叫聲…,以前是有一個我然後去聽,現在你是「無我」,不是我跑去聽,也沒有在用力聽,但是我是保持一個空、明、覺,我只是一個媒介體,法界的這些種種聲音、大自然的種種聲音,它是自然的穿流而過,是那些聲音穿流過去,在它穿流的過去的當下,你清清楚楚的覺察,這個要領大家要體會到,如果你能夠掌握這個竅門、這個要領,你是能夠很輕鬆、很安祥的坐在那裡,而跟整個大自然溶為一體,很快你會來到渾然忘我的境界,但不是失去覺知,而是你跟整個大自然是溶為一體。以前是一個我在聽鳥叫聲,但是當你能夠來到能所雙泯,心境合一的時候,聽鳥叫聲,
你跟鳥叫聲就是溶為一體,聽那些蟋蟀聲,你跟蟋蟀跟那些蟬就是合為一體,如果這個法門你能夠學起來之後,你就是在喧雜的市區裡面,你也可歸零,如入無人之境,你也可以跟這些車水馬龍的聲音是一體脈動,你會在那裡痛苦,就是你有一個主體跟客體,你不相容而在那裡拉扯,如果你能夠體會觀音法門,你很快就能夠來到主客消溶。
※能所雙泯
什麼叫作「能所雙泯」?這在禪宗修行境界是很重要的階段,是來到相當重要、相當高、相當重要的階段。「能」,就是這個主體;「所」,就是客體。我們這個五蘊身心,你現在把它當作一個主體,這是能聽,我能夠做什麼,這個能,我能做什麼,這是一個主體,所呢?就像我們有學員插這一盆花,這一盆花就是我這一個主體插這一盆花,所以這一盆花是這個主體,所插出來、所作出來的一個成品,這個花就是屬於「所」的境界。
如果「能所」不消失,你會洋洋得意,你看我多厲害、我多麼行,我插了一盆美麗的花來供佛,你在做的當下會有「能」跟「所」,你是分開。如果你能夠來到「能所雙泯」的時候,我覺得插一盆鮮花來供佛、莊嚴道場、莊嚴法界,這是有意義的事情我就做,沒有那些我是、我能、我慢,當下覺得有意義就做,就只是做、回饋這世間,這樣知道嗎?「能所雙泯」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或什麼事情都不做,不是那些。
※心境合一
再來,心境合一,心就是我們的五蘊身心把它縮為一個心,境呢?就是外面的種種境界,我們的心跟境界接觸的當下,你是…啊!那個鳥叫聲叫得那麼差也敢叫,就是你的心跟境,是把它劃分開來,我是我,牠是牠,我是人類、萬物之靈,牠是可憐的六道眾生,是可憐的畜牲,你那個心跟境是截然劃分,你不會合一,你的生命不會和諧。能不能來到我的心跟外面的境界,就是合為一體,那些鳥叫聲跟我就是合為一體,聽鳥叫聲的時候,我跟鳥就是合為一體;在賞花的時候,我跟花就是一體,這叫「心境合一」。
※主客消溶
「主客消溶」,「主」,就是我這個主體,外面的六塵就是客體,如果你有:喔!我是主人,你們來這裡禪修,你們是客人…,有這一種觀念的話,就沒辦法溶為一體,像有些道場、有些山頭,會形成這種現象:你要皈依我們這個法門的體系,要屬於我們這個法門的傳承,才是我們這裡的「常住」;如果不是,你從其他地方來這裡住就是「掛單」;你沒有改名換姓,不是我們原來的常住,你只是來「掛單」。
這樣,你主體、客體就不會消失,還是二元對立的存在,能不能來到把主體、客體的界線都拆除掉?大家來到一體的世界,如果你聞思修證能夠逐漸的深入,「自我」真的會一直的淡薄、淡薄,到最後「自我」會消失。所以,只要你聞思深入之後,實修實證,又能夠體悟「無常」法印,你處處跟一切境界都會溶為一體,這時候你的法喜、喜悅會一直的泉湧出來,以前那種二元對立,會一直在無形中漸漸消失。
※耳根圓通
解決事情是要從根本來著手,不是哪裡一道牆,然後就趕快去拆;看到在起瞋,就趕快去對治那個瞋;看到什麼,然後去對治那個什麼…。當然,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是這樣的對治,你會沒完沒了。有一句話「擒賊先擒王」,從根本來著手,徹證「無常」到體證「無我」,是有很密切的連帶關係。如果你能夠從「耳根」這裡體悟到「無常」之後,慢慢再推演到其它的五根,這叫作從耳根這裡圓通到其它五根,叫作「耳根圓通」。
從耳根這裡切入體悟無常法印,你的體悟更具體而且很快速,為什麼選擇從耳根切入呢?人類的耳根算是相當靈敏的,而且常常是豎著耳朵在耳聽八方的聲音,只是過去所捕抓的,是讓自己增添煩惱的那些聲塵,現在我們用這個耳朵來善用它,讓它來聆聽法音,讓我們不斷的開悟、開悟,善用耳根,會幫助你開發智慧。
※安於當下、徹證無常
從深層裡面怎麼去徹證無常呢?請你保持一顆空明覺的心,很輕鬆、很放鬆的坐著,就全然的放開,讓四面八方的聲音傳過來,沒有任何的界線,這時候各種聲音傳過來,當下用你的心靈去直覺,那些聲音是不是「即生即滅,即知即滅」?你知道的當下,前一秒鐘的那個聲音,是不是已經消失了?現在要找現在這一秒的聲音,你能找得到嗎?當你說現在這一秒聲音的時候,它是不是已經又穿流過去了?
這個不是用頭腦去思惟,而是要用你的心靈去品嚐,因為從心靈來到頭腦思惟的階段,那是有落差的。如果有落差的話,就沒辦法跟無常法流一起脈動,會變成只是在火車後面跟著追、跟著跑,你會跑的很累。如果你能夠放開、放空,完全不用力,你越不用力、越不要去思惟、當下直覺,包括現在空海跟大家分享的法義、法音,它也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的穿流而過,而且所有的聲音都是只有在現在,如果你能夠聽到當下正在發聲的聲音,就表示你有活在現在、活在當下,這裡所講的現在跟當下,是超越過去、未來的那一種二元對立的。
每一個當下你都保持清醒明覺,所有的聲音就是在現在。有的人不是聽現在的聲音,常常是在禪修的時候,他聽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這要特別注意,因為裡面有很多會讓人的心靈逐漸的分散、甚至分裂,你會聽到很多的幻音、幻聲,而你不知道。我們要聽的聲音,是大自然實際存在的聲音、當下正在發聲的聲音,不是聽你腦海裡面的那些幻音。這一點要注意,如果覺得有幻音的干擾,你就睜開眼睛,一樣保持很輕鬆的聽著四面八方聲音,用你的心靈去體會、去品嚐。
如果外面有鳥叫聲音,然後你要說鳥叫聲音很好聽,當你要說很好聽的當下,那個聲音是不是己經穿流而過了?人類所能夠描述、所能夠敘述的,都是已經發生、已經過去了,你所聽到的,它馬上就消失,再加上你又講出來的,又是跟實際、實相已經有相當大的落差了。所以,如果你真正浸泡在無常法流裡面,你是來不及講話的,因為你要講話的當下、在形容描述的那個當下,你跟實相是已經有脫落掉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進入無常法流裡面,是會來到言語道斷的世界、言語道斷的境界,絕對不是用描述、用敘述,而是用心靈直接去體悟。因此,讓你這一顆寧靜的心、柔軟的心處處見法,它可以讓你越來越有智慧,越能夠體悟到什麼叫做無常法印。從耳根,不管你接觸到什麼聲音,都去檢驗那個聲音是不是在無常生滅變化。
你不要講說:我昨天有聽到鳥叫聲,今天也有聽到鳥叫聲,我聽不到什麼叫無常啊?!但是,昨天在叫的那一隻鳥,早就飛走了,昨天那一隻鳥跟今天那一隻鳥不一樣。再者,一分鐘前的聲音跟一分鐘後的聲音,雖然同樣有聲音,但是,一分鐘前的聲音跟一分鐘後的那個聲音已經是不同了,一分鐘前的聲音早就穿流過去了。人類常常就是習以為常的認為,去年是插玫瑰花,今年也是插玫瑰花,這都一樣啊!你會認為都一樣的玫瑰花,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是,去年是去年的花,現在是現在的花,這個花可是第一次跟你相逢,但是你卻活在過去的印象之中,你的心是死掉的,沒有活起來,沒有活在當下。
如果你真的活在當下,在無盡的時空之中,它的交會點就只有當下剎那的這一點,但是你的身體活在當下,你的心卻是活在過去,你帶著過去觀念知見在看這個花,所以你覺得它沒有什麼新鮮、沒什麼好奇。如果你能夠歸零、活在當下,是會用一個赤子心來欣賞當下的,因緣際會去珍惜當下的因緣,你不會去貪染,不會去執取,但是會珍惜當下的因緣。所以,「徹證無常」會改變你的生命,讓你的生命活在當下,而不會抓取,包括聽鳥叫聲,每一聲都是第一次接觸,每一個聲音都是很新鮮;看到一朵小花,也是生平第一次相逢,很新鮮、很好奇,我們要檢驗我們自己,我們的心有沒有活起來?還是都帶著老舊的過去觀念在衡量在判斷?
包括我們看待一個人也是一樣,五年前這個人做一件事情,他罵你或是曾經打你,但是你五年來,卻一直在那裡瞋恨,而對方呢?人家五年來已經改變了很多,他知道他以前的粗魯、修養不好,所以五年來人家已經改變很多,不斷的虛心學習,而在你自己的心中,看不到對方的改變,還是用著五年前那一種瞋恨的心來評估一個人,你沒有活在當下來看待這個人,或許他接觸、聽聞了解脫道之後,已經不斷在脫胎換骨,但是一般人常常是帶著過去的觀念,在判斷眼前、當下、現在的實相,這就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能不能歸零?你的心一樣讓它流通、流通,過去的已經消失,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放下,以一顆赤子之心來重新面對,你的生命很新鮮,所遇到的一切都很新鮮,這種新鮮的生命會過的很快樂、很安祥,而且處處充滿著法喜。
從聲塵方面去體悟無常之後,其它的根塵,一樣都可以去慢慢驗證,你眼睛所看到的各種形形色色,是不是也都一直在無常流動、生滅變化?一切的人事物是不是都一直在流動生滅變化?幾年前的政府高官跟幾年後的政府高官會相同嗎?都是不斷的在替換變化。我們的身體裡面也都是每天、每分、每秒,不斷的在生滅變化。
我們的身、我們的心,都是剎那一直變化,不要總是抗拒無常法印,現在已經四、五十歲了,不承認自己四、五十歲的樣貌情況,還是拿出二十幾歲的相片出來,在那裡陶醉、在那裡欣賞,說著:我多麼英俊、我多麼漂亮、我多麼美麗,我過去多麼的風光…,你還在活在過去的夢幻世界裡面,而不承認當下眼前,你的苦就會繼續存在。
再者,以我們的皮膚、以我們的身體,去接觸這些外境的種種,包括以我們的皮膚去感受風吹拂而過,這也是一個很敏銳的切入點,讓你去體悟什麼叫作無常法印?呼吸、一吸一呼、一吸一呼,都已經在告訴你什麼叫作無常法印?但是你活了幾十年,還是體悟不到什麼叫作無常法印?為了讓你體悟無常法印,空海要費多少口舌,你知道嗎?有的人聽了還在起瞋,認為:你講的不是我喜歡的啦!講的這個不對啦!我要的那個無常不是這樣啦!我要的是常恆啦!我要的是常恆不變異的那個真如、真我啦!你怎麼告訴我無常?我討厭、我不喜歡…。好吧!隨緣吧!
但是我徹證出來的,我是覺得佛陀非常真實,他講出來的就是告訴我們「無我」。你就是保持很敏銳的心,站在一些風口、風吹的比較明顯的地方,然後你靜靜的去體會,是不是那些風一直穿流而過我們的皮膚,一直的吹拂而過。如果你能夠靜下心來,用你的皮膚、以你的心靈去感觸,你就可以體會到什麼叫作春風吹過?春風吻上我的臉。如果真的能夠體會到,你的內心會感到很喜悅,而且你真的會慢慢來到四季如春。不是我們要求外境四季如春,而是你的心境四季如春,春、夏、秋、冬是有所變化,
但是你的內心就是很祥和、很安祥、很自在啊!法界再怎麼無常流動生滅變化,你的內心就是坐在無常的波浪上面,接納大自然的生滅變化,你要這樣才能夠體會到每一個當下「三法印」具足,每一個當下才能夠坐在涅槃寂靜的世界境界中。「涅槃境界」絕對不是死的,絕對不是「入深定」才證悟到涅槃,不是這樣的。那是涅槃寂靜的一種描述,但是真正的涅槃是活生生的,當下「三法印」具足,要知道真正的常是跟無常法流溶為一體,要溶入大自然的法流裡面,你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作常恆不變異?你要溶入大自然的法流裡面,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作涅槃寂靜?這是很深的,希望大家慢慢繼續深入去體悟。

精選圖片:來自 Cdd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