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同學心得(基礎2024-2) 玉琇、玄安

..

課程連結:

請點:《易經》線上課程 【基礎入門】 易經課程【進階 分四期】

20241009 D3

上完易經基礎入門課程,與開始想學易經的原因相呼應,有達到自己想學的目的。

一直以來,覺得自己怎麼始終都困在同一個情境下,安老師說,不改變,卦象就不會變,就算過了N年後還是一樣。參考書目《樂天知命》上也說「你要過得快樂、趨吉避凶,首先在於培養德行,讓自己遇到凶的時候懂得謹慎、收斂,補救自己的過錯;遇到吉、順利的時候也不會太囂張,知道居安思危,這樣對人生就有很大的啟發。」

安老師說:「我們要知命造命,就是要學習到能穿透表象的智慧。卦象能讓我們了解到,事情順著發展下去的未來演變脈絡,智慧能讓我們提早因應,逆轉這個趨勢。」卦象有各自的涵義,但命運取決在於自己的德行、智慧,只有 「自己」 能化解及創造自己的命運。

以下是我覺得自己不足,需要再修正以改變命運的地方:

1、捨去預測立場,丟掉慣性,擁有包容的心,包容一切。
2、不再鞏固自我,如果一直在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 (例如想要家人聽我的話、富有等等…),而沒有把心打開就會很多煩惱、苦惱。
3、不帶有色眼鏡去看事物。
4、實踐「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看到好的就稱讚,負面則不去講,先尊重他人,不去否定他的想法、存在的價值,因為思想的否定,就是惡的根源,否定就是暴力,就會得到你不想要的結果,得不到那個人能帶來的好處。不對抗,運用柔的手法來禮敬與稱讚,才能影響人於無形。
5、有「比較」就會形成自我,例如身體、財富等的比較,就會產生了肯定、否定。實際上只要客觀地觀察,由我們行為所呈現出來的結果,自然會告訴你答案,知道我們應該要怎麼作。
(請參考:五種比較
6、學習不是要得到什麼東西,而是要提升心靈層次/境界。

上課的過程中,覺得易經真的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對於很少看書的我還滿吃力的,感謝安老師與各位同修的師兄們分享很多例子,讓我能逐漸了解各卦的涵義。

20241009 D2

我分兩部份來總結心得,「正確觀念的建立」、「學習六十四卦的心得」,分享如下:

【正確觀念的建立】

一、易經的歷史淵源很重要

以現在生活背景和想法去理解易經裡的文字,如何能得到其中的精髓呢?當時封建禮制、道德標準、地理位置、生活條件 … 都反映出和現代有很大的不同、想法看法更是不同,所以,唯有站在相同角度去思考,才能得到文字中真正的意涵。而安老師都幫學生整理好歷史考證的資料,並帶學生進到那時代的背景來看易經的卦爻辭,大大減少了學生誤入歧途的可能。

二、經典只是提供一個方向,重點是心領神會

《莊子.天道篇》的輪扁斲輪,是安老師上課講的故事,老實說,我自己不會去找這個故事來看,就算看了,也不知這跟我要學的易經,有什麼樣的關連?其實在這裡面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文字傳承有限,主要傳達的是方向」後來我發現看懂這句話,會少走很多冤枉路:

  1. 易經上:重點不在文字敍述,重點是有沒有心領神會。
    文字再怎麼會描述,也不可能把一個人或一件事,描述到看的人和表達的人想法一致,更何況這些文字是幾千年前的古人寫的。所以,不要糾結易經上的文字,它只是提供一個方向,心領神會後,還是要回來面對現實生活,吸收、內化、轉化,才是重點。
  2. 學習上:不要花過多時間去描述,而是直接去體會。
    我之前學太極拳,花很多很多時間在做筆記,描述每一個動作,包括從頭到腳的每一個細節,做完後,又覺得不夠,繼續畫步伐移動圖,光是這些記錄,就花掉我很多時間,不能說沒有收穫,但現在想想,與其花時間在做這些描述,不如用心去體會、感受身體的變化,不是更好嗎?

二、放棄自我主觀意見,不光用大腦思考

跟修行一樣,不做損耗、費力的事,不預設立場,不加入主觀意識,不做多餘的扺抗,仿若旁觀的第三者,如此才能「察知幾微」。

《禮記.經解篇》「絜靜精微,易教也。」可解讀為,不加入主觀意識,心靜而靈台清明,元神自然察知事情的細微徵兆;「易之失,賊。」用大腦意識去思考判斷,反而容易變的疑神疑鬼。

【學習六十四卦的心得】

我用比較邏輯化的思考方式,想像一個占卦情境,來總結自己的心得摘要。

  1. 先做大方向的辨識:
    卦象來看當前問題的現狀或環境,「卦辭」「彖傳」和「象傳」都有提供對當下狀況的描述。這是去除個人主觀意識後,最具參考的意見。
  2. 看事件發展的時序關係:
    用「爻辭」「小象傳」從初爻至上爻看事件發展的過程。
  3. 推測事件過程可能的內部變化:
    以本卦展開「互卦」,就好像把事件發展的時序,再做更細微的切割,觀察事物發展過程中內部的細微變化或隱藏的因素。
  4. 觀察事件過程的變因:
    當有變爻時,產出「之卦」,用來觀察事件發展過程中,若有變化時,其未來的發展或結果,所有可能的趨勢或解決方案。
  5. 站在對手或對立面觀察事情:
    本卦陰陽相反後,產生「錯卦」,以事物的反面、對立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用來觀察潛在的問題或反向發展的可能性。
  6. 時序顛倒,以果導因的思考:
    本卦的爻位上下顛倒後,產生「綜卦」,以逆向、回歸或反思的方法,從不同角度來檢視問題。

從以上這麼清楚的推理模型,如此透徹地分析問題,幾乎是把事件的可能發展,全部推演了一遍,就算不占卦,想必也能對各種狀況了然於胸了吧。最後,結合元神、神明、共時性等修行概念,為何能準確斷事,就不言可諭了。

感謝安老師和各位同修的師兄們,學習的路上有你們真好。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相關參考:

易經課程請點:《易經》線上課程 【基礎入門】 易經課程【進階 分四期】

更多心得分享,請點:☀ 願景

20230315 a3
莊子,秋水。北海若:「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59ba6b99a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