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別看恐怖片(二)為什麼有人愛看恐怖片

為什麼人會喜歡看恐怖片、暴力片,或者喜歡刺激挑釁別人?

對恐怖暴力衝突的上癮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提出「痛苦之身」pain body的概念,說明痛苦會吸引痛苦,暴力會需要暴力。pain body在《一個新世界》中有詳細說明,書中一段說明節錄於本文末。

簡要來說,托勒把pain body形容為,好似是個潛伏在我們身上的實體,有其獨立存在運作模式。

過去累積的情緒痛苦,與我們的評判,或深或淺的固定程式、僵固能量,糾結形成pain body。

平常處於休眠狀態,會不時爆發,也需要以痛苦來補充能量。

在以下狀況會大爆發:(1)被類似頻率的事件觸發,(2)製造會產生痛苦的衝突事件來補充能量。

平常則會尋找痛苦情緒能量來補充,對負面思考、人際關係衝突、暴力、痛苦、恐懼上癮,如果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滿足這個癮頭,也可以看恐怖片、暴力片來補充。

自我觀察

我們可以觀察自己身上,也攜帶著很多或大或小、或強或弱的整組中毒程式,一被啟動就陷入負面情緒,迷於負面思考繞不出來。

也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具體爆發案例,若看到認識的人涉入到暴力衝突,真的會覺得對方好像變身另一個人,面目完全不同。

或在家人家族間,可以觀察到親友,會被偶然提及的過去事件觸發。

會卡在陳年恩怨的人,身上都攜帶了很多的pain body 。很容易會引發別人如憤怒等負面情緒的人,pain body 也是特別沉重。

案例爆發 :播放錄音帶

有一次,親友家族聚餐,席間有人偶然講到童年小事情,一聽到這個,一個長輩忽然瞬間 pain body 從休眠狀態爆發,開始很生氣地咒罵起她已經過世的婆婆,那些事情都已經是幾十年前的前塵往事了,但她卻好像變身成另一個人,表情跟語調都不一樣了,全然停不下來、綿綿不絕地大聲罵,直到怨恨能量發洩完畢, 「消風」 才停。

真的很像一組程式,這組中毒程式被觸動後,就一定要執行到完才能停止。

案例補充負面能量:政論節目

托勒說, pain body 可以藉由看恐怖片、暴力片來吸收負面能量以維持其活性。

因為全球經濟問題,企業面對艱困挑戰,聽到某老董說,經營問題使他難以入睡,每天晚上一定要先看(符合他政治立場的)政論節目,一起辱罵政黨政治人物之後,才能入眠。

聽了這種說法,讓人很驚詫,出人意料、或者應該說是意料之中,原來政論節目竟然也能提供這個補充功能。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延伸閱讀:睡前別看恐怖片(一)整晚與恐怖同眠

c95998147c
相關章節 目錄參考

痛苦之身: 情緒的誕生 / 情緒和小我 / 有人類心智的鴨子 / 無法放下過去 / 個人和集體的痛苦之身 / 痛苦之身如何自我更新 / 痛苦之身如何以你的思想為食 / 痛苦之身如何以戲劇化事件為食 / 沉重的痛苦之身 / 娛樂、傳媒和痛苦之身 / 女性集體的痛苦之身 / 國家和種族的痛苦之身

破繭而出,重獲自由:臨在 / 痛苦之身的反撲 / 孩子的痛苦之身 / 不快樂 / 破除對痛苦之身的認同 / 導火線 / 痛苦之身--覺醒的契機 / 從痛苦之身破繭而出

書摘

一個有強烈而活躍的痛苦之身的人,會散發某種特別的能量,讓其他的人感到很不舒服。當遇到這樣的人時,有些人會立即不想和他來往,或是儘量減少接觸。他的能量場會拒人於千里之外。也有人會覺得想要攻擊那個人,所以會對他很粗魯,或是用言語攻擊他,有時甚至會暴力相向。這就說明了在他們之內,有些東西和那個人的痛苦之身相應了。讓他們起如 此激烈反應的東西,其實也在他們自己之內。就是他們自己的痛苦之身。
可想而知的是,有沉重而頗為活躍的痛苦之身的人,常常會面臨衝突的情境。當然,有時是他們自己主動挑釁的。但是有些時候,他們可能真的什麼也沒做。他們散發出的負面能量(negativity)就足以招致敵意和引發衝突。當面臨這種活躍痛苦之身的人挑釁的時候,需要高度的臨在才不會隨他起舞。如果能保持臨在,有的時候你的臨在會讓對方撤離他對自己痛苦之身的認同,而突然經歷到奇跡般的覺醒。也許這種覺醒很短暫,但是覺醒的過程已然展開。
很多年前,我就曾經首次目睹過這樣短暫覺醒的發生。一天晚上將近十一點的時候,門鈴響了。鄰居艾瑟爾充滿焦慮的聲音透過對講機傳過來,“我們必須談談。這非常重要。請讓我進來。”艾瑟爾是個聰明而且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年婦女。她也有很強的小我和沉重的痛苦之身。她十幾歲的時候從納粹德國的魔掌逃離,她的很多家人都死在集中營裡面。
艾瑟爾在我的沙發上坐下來,煩躁不安,雙手也在戰抖。她從隨身的檔案夾裡拿出信件和檔,把它們攤開鋪在沙發和地板上。我立刻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身體內在的一個調光開關被打開了,然後調到了最高強度。我什麼也沒有做,只是保持開放、警覺和高度臨在——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臨在。我無思想、無評斷地看著她,同時在不帶任何心理評論的寧靜之中傾聽。一連串話從她嘴裡傾瀉而出。“他們今天又發給我一封煩人的信。他們對我展開復仇計畫了。你一定要幫我。我們需要一起抵抗他們。什麼都阻擋不了他們邪惡的律師。我會失去我的房子。他們威脅說要驅逐我!”
原來她因為物業管理人員未能修復好她的房子,所以拒付管理費。他們就反過來威脅說要告她。
她滔滔不絕地講了十分鐘左右。我坐著,看著她,聆聽她。突然之間她停止說話,看著她身邊的紙張好像大夢初醒一般。她變得很平靜而且溫和。她的整個能量場都改變了。然後她看著我說,“這一點都不重要,是嗎?”“不,不重要。”我說。她又安靜地坐了幾分鐘,然後拾起她的文件離開了。第二天早上她在街上攔住我,有點懷疑地看著我,“你對我做了什麼?昨天晚上是我多年來第一次睡得那麼香,說實在的我睡得像個嬰兒似的。”
她相信我對她“做了”什麼,但是我什麼都沒做。她應該問我沒對她做什麼,而不是對她做了什麼。我沒有做出反應,也沒有確認她故事的真實性,也沒有餵養更多的思想給她的心智,或是餵養更多的情緒給她的痛苦之身。我只是允許她去經歷她當時所經歷到的,而允許的力量就在於不干涉和無為。保持臨在,永遠比其他任何你可以說或是做的,都來得無限強大。當然,有時保持臨在也會有隨之而來的話語或動作。
發生在她身上的事還不是一個永久的轉化,而是對其他可能性的一瞥,對她內在已有的東西的一瞥。禪宗稱這樣的驚鴻一瞥為頓悟(satori)。頓悟是臨在的一瞬間,從你腦袋裡的聲音、你的思考過程和它們在身體上的反映(就是情緒)當中,短暫地脫身而出。這是內在空間的揚升,取代了先前混雜的思想和紊亂的情緒。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377f55139b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