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陰暗面:村上春樹,圖書館奇譚

前文《說故事:為了看到光明,讓烏雲成形》裡說到:在作家寫故事、讀者讀故事的過程裡,作者與讀者內心共通的,曾經造成創傷,而不想面對的某些人生經驗,會漸漸顯現出意義來。

「圖書館奇譚」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結合了奇幻、愛情元素,有羊男這個著名腳色出場,曾以〈圖書館奇談〉為名收錄在《遇見100%的女孩》一書中。內容有略做修改,加上德國畫家Kat Menschik的插畫,以精裝本重新出版。

裡面有很多象徵,下文將作討論。如果沒有閱讀過小說的讀者,避免因被劇透、影響故事閱讀樂趣,請先到下面網址閱讀後再回來看本文。

略摘如下,全文閱讀,請點:《遇見100%的女孩》 第13頁 全文在線閱讀 思兔

20220712B 2b
(舊版)圖書館奇談

圖書館非常安靜,因為書把聲音都吸光了。

那麼被書吸掉的聲音又怎麼樣了呢?當然沒怎麼樣。簡單的說不是聲音消失了,而是空氣的振動被吸收了而已。

那麼被書本吸掉的振動又會變成怎麼樣呢?不怎麼樣,振動只是單純地消失掉而已,反正振動遲早要消失的,因為這世界上沒有所謂永久運動存在。永久運動是永久不存在的。

就算時間,也並不是永久運動。既有沒有下週的這週,也有沒有上週的這週。

那麼沒有這週的下週呢…… 

算了,到此打住。 

總之我在圖書館裡,而圖書館是非常的安靜。 

圖書館比必要的還要安靜。因為我穿的是剛買的POLO皮鞋,因此在灰色塑膠地磚上發出咯吱咯吱堅硬而乾燥的聲音。好像不是自己的腳步聲似的,穿新皮鞋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才會習慣自己的腳步聲。

… 中略 …

下了樓梯向右轉時,確實有個門寫著107。地下室非常深而陰暗,門一打開,彷彿這就要到巴西了似的感覺。雖然這圖書館我已經來過一百次了,卻第一次聽說有地下室。算了沒關係。 

我敲敲門,本來就打算輕輕敲的,沒想到門栓卻差一點脫落,真是非常粗製濫造的門。我把門栓裝回原位,然後輕輕打開門。

房間裡有一張舊舊的小桌子,那後面坐著一個臉上長滿小黑斑的老人。老人頭禿了,戴一副深度眼鏡,禿得有點不乾脆,還有稀稀落落捲曲的白髮,像火燒山之後的殘局似地,牢牢貼在頭皮上。我覺得乾脆全部剃光還比較好,不過那當然是別人的問題。

「歡迎!」老人說:「有何貴幹哪?」

「我想找一本書。」我說:「不過如果您忙的話,我下次再來好了……」 

「不不不,沒有忙的道理。」老人說:「因為這是我的工作,你要找什麼書都行,不過你到底在找什麼樣的書呢?」

「其實我是想知道一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收稅政策。」

老人的眼睛閃閃發光。「原來如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收稅政策啊。」

繼續閱讀,請點:《遇見100%的女孩》 第13頁 全文在線閱讀 思兔

20220712B 3

—————– 防雷線 —————–

在《作為職業小說家》等著作裡,村上春樹常說他對學校適應不良。在學校需要接受制式化的教育,難免有適應不良的學生。尤其在重視集體性的日本,校園霸凌頻傳,導致青少年不願上學成為一個常見普遍現象,在河合隼雄的書裡面對這個議題也有很多探討。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發生在圖書館,不如說是校園:學生一旦進去,身處其中的每天那幾個小時、那段幾年時期,就失去自由。圖書館的地下室,象徵了學校的陰暗面。

裡面有幾個主要腳色:

老人:
教師、教授的負面形象。要求學生拼命把跟自身沒有切身關係的資料(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收稅政策)填鴨到「腦部」,僅是出自「塞滿了知識的腦漿會很美味」這樣的變態理由。
不管是中小學裡任意要求學生的教師,還是把畢業終點線無限延長的研究所指導教授(參考後附四格漫畫),由於學校本來就是個師生權力強弱傾斜的體系,這種不平等的體系,會放大權力強者的惡意、或不自覺的負面,形成變態。

母親:
不具存在感的家長,其消逝也是輕飄飄的,在故事結尾三言兩語帶過。當然後來日本社會也興起另一種現象,是參與過度的「怪獸家長」,跟故事裡,對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即使幾天沒回家,都當作理所當然的輕盈家長,剛好是兩個極端。

我,少年:

故事強調他的服從性,以及小時候被大狗(社會權威體系)咬過的恐懼。也就是因為服從與恐懼,被關起來之後,莫名其妙地就開始配合填鴨知識。那雙母親花不少錢(學費)購買、穿著會發出聲音的皮鞋,代表了顯然稱不上舒適、也引人注意學生身分的制服,所以脫逃的時候需要先脫掉皮鞋。

羊男:
對我們好的同儕,是同學、學長姊(比我們早被關在地下室)等形象的綜合。作為一隻比人更溫馴、穿著羊皮更看不出獨特性的羊,羊男本身無力反抗老人,只能靠美味食物與沒有實際意義的鼓勵,讓我們在學校的日子比較好過些。在我們離開學校後,這些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忽然消逝了。

美少女:
心靈上的憧憬,我們心中模模糊糊對人生的理想。舊版的鳥是白頭翁,新版改成了椋鳥,都是在日本都市常見的鳥類,並非希有物種。她的獨特美麗,不在於物種的特別,而是因為她是我們自己豢養的,就像《小王子》裡面的那朵玫瑰。 這份心靈的憧憬,或許纖細透明,別人或許看不見(羊男就不知道她的存在),在我們的心念關注下,終能帶著我們衝破囚牢、擊垮大狗(社會權威體系)。迎來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作者要寫故事?讀者要閱讀故事? 可參考:前文《說故事:為了看到光明,讓烏雲成形

f9a645aaa2

上圖引自《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
作者:研究所的一群人瑞,簡稱研瑞。研瑞以「黑色蛋塔—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紀錄悲慘的研究生生活,後來並集結成書。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相關主題請點【村上春樹

4c7d5955e8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