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運動能像跳繩這麼容易執行,又具有多重功效,沒有空間限制,不用出門,所需要的只有一條繩子跟運動鞋,就算一天只有跳十下也能增加骨質密度,實在是極簡+高CP值的超級運動。再加上《 囚徒健身 》的徒手健身肌力訓練,在家就能完整鍛鍊身體。
垂直彈跳還可以促進淋巴循環,詳見本文:《輕鬆彈跳 讓淋巴循環UP UP》
個人經驗請參考《間歇運動 HIIT 提高效率》,跳繩完建議配合《拉筋板來鬆筋 》,可以避免小腿肌肉結塊,還可以預防晚上睡覺時抽筋。
。。
功效1A:強健骨質,預防骨質疏鬆
國健局《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裡面提到:跳繩每週3天,為期6個月以上,可改善停經前後婦女的腰椎與股骨頸的骨密度。年輕女生 (平均20.5歲),每天垂直跳10次,每週3天,6個月後,腰椎與股骨頸的骨密度增加約 2.5%。年輕女生 (平均32歲) 每天從事跳躍50次,6個月後其髖骨粗隆骨密度增加3-4% 。

功效1B:刺激骨骼生長板,讓孩子長高
根據《親子天下雜誌29期》報導:陽明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主任劉影梅針對宜蘭縣超過千名小四學生進行研究,發現持續跳繩的學生,會比不跳繩的學童長得高。跳繩的學童每天跳30分鐘,連續跳20週後,比對照組不跳繩的學生平均多長1.5公分,且女生長高的效果比男生更明顯。除了能長高,跳繩還能增強孩子自律神經的控制能力,提升學習力。
功效2:增進肌力、協調性
重力訓練和高衝擊力的訓練,如跳繩,可以同時使肌肉力量和骨頭力量增加(引自: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息息相關的骨鬆症與肌少症》)。
跳繩運動很有彈性,次數與運動方式,都可按照個人實際需要作各種調整,不論是想要增高的孩子,想增加肌力與強健骨質的中老年人,甚至是運動員想增加協調性,都很適合。
運動員想增加協調性,可以參考鐵人私塾朱鴻君教練推薦的五種訓練,文章與影片請搜尋:「5個跳繩訓練提升不可或缺的協調能力 助你突破訓練瓶頸」。

功效3:消耗熱量、鍛鍊心肺功能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上提供了各種運動消耗熱量的表格,,對照如下,文末附上較完整的運動清單整理。跳繩跟慢跑接近,但是方便很多,不受天候影響,容易堅持。
推薦用「高強度間歇運動」概念來操作,不僅能增進鍛鍊心肺功能的效率,而且啟動「後燃效應」,在運動結束後持續提高新陳代謝效率達36~48小時之久。詳請點:《高強度間歇運動 HIIT 提高效率》(5/16下午會貼出文章)

簡要指引與推薦跳繩
心動不如心動,現在馬上去隔壁文具行買條跳繩吧!
如果跳繩一陣子,想升級一下工具,推薦迪卡儂「臺灣製牛皮材質跳繩」,長度可調整,滑順,重量恰當好出力,又耐用,售價才NT$ 199。
迪卡儂網站的跳繩運動說明指南,扼要整理如下。
1 掌握節奏:
初學者,一開始可以先不用繩子,單純練習規律彈跳,去調整自己跳的高度,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2 檢查姿勢:
- 保持頭、頸、脊椎成一直線,腹部稍做傾斜,膝蓋彎曲,並注意使用腳尖跳躍。
- 跳繩時不移動或轉動肩膀。我們主要是用手腕,以及一點點前臂的力量,去轉動繩索,並使繩索的轉動配合身體彈跳的節奏。
- 手肘彎曲且靠近身體。手腕則離身體較遠,大約是在臀部高度、稍微位於骨盆前方的位置。
3.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
- 配合身體狀況,逐步增加強度
- 注意呼吸
- 記得補充水分



本站相關文章:【健康極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