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活食:簡便發酵 – 豆乳優格

後天健康之本:腸胃

在《道家「辟穀」 :深入與超越的進程》一文中有說明,「後天中的先天炁」是指水谷(穀)之氣。黃帝內經說「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于五藏,而外絡肢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故知,在五行中屬「土」的脾胃,運化水穀,為後天健康之本。

要讓腸胃健康,飲食要多蔬果、多酵素、多纖維、少肉、少白糖、少白澱粉;運動也不可少。 日本人熱衷於「腸活」,即是通過飲食、運動、按摩等方式來讓腸道健康。

腸道對身心健康的影響非常深遠,不僅是跟消化有關,研究顯示,大腦與腸道形成「腦腸軸」的雙向連結:腦部的自主神經與非自主神經,對腸胃道都有影響:神經有一個方向進入腸胃道,控制腸胃道的消化、吸收與蠕動;除此之外,還有『反向作用』(回饋),腸胃道的知覺、製造的物質,會經由神經、血液等途徑影響大腦。下圖來源與詳細說明請參考 :李宜霖醫師 《腦腸軸的影響》

20240529 A1
養一肚子好菌

在《元氣活食:在家簡易培育 芽菜》一文中有說明,穀物、豆類種子,為了確保能夠在遇到合適環境再順利發芽,具有自我保護的天然機制,因而含有阻礙營養素吸收的成份,如:凝集素 (Lectin) ,植酸 (Phytic Acid),草酸 (Oxalate) 與胰蛋白酶抑制劑 (Trypsin inhibitor) 等。浸泡後,讓穀物、豆類的生命力活躍起來,先發一點芽再生吃或煮食,可以減少攝取這些物質,還能提高營養價值、吸收率與能量。

除發芽外,另一個方法是將種子發酵。

發酵是請微生物幫忙,來分解這些阻礙物質、並同時大幅提高營養價值。
如納豆、天貝、豆腐乳、酒釀、米麴等,除了用枯草桿菌發酵納豆是鹼性發酵之外,其餘用乳酸菌、酵母菌、麴菌做發酵,皆屬酸性發酵。

這些發酵方法,實際在家操作上,各有優缺點與不同難易程度,其中每天都可以做的發酵食物,是將豆漿先用乳酸菌發酵為豆乳優格再飲用,方法很簡便,風味營養也都更好。

牛奶發酵時,乳酸菌會將乳糖轉換成乳酸,酸性環境讓牛奶凝結,某些乳酸菌還會產多醣體,提高黏稠度。如果是豆乳發酵,則乳酸菌使用的是豆乳中的寡糖 – 棉子醣、水蘇糖 等來產生乳酸,不僅提高營養價值,還可以預防這些寡糖在腸道內被細菌發酵而產生氣體。

另可利用克菲爾菌粒(Kefir grain)發酵奶類包括豆奶,但是克菲爾菌粒的特性是需要牛奶維持活力,因此其他植物奶只能添加一定比例,並不是很合適為了環保愛地球而盡量減少牛奶攝取的人。

考量畜牧業帶來環境負擔與汙染、加速地球暖化,也有可能造成過敏(參考:哈佛許瑞云醫師 談牛奶與過敏 – YouTube) ,站在地球環保跟個人健康立場,還是減少牛奶用量比較好,豆乳優格會比優酪乳更環保。

控制溫度最重要

要自製,有各種方法,包括:

  • 菌種:市售優酪乳、一包包要冷凍的菌粉、或者活菌的膠囊
  • 加熱恆溫的方法:專用製作機器、電鍋、瓦斯爐、保溫鍋
  • 原料:全脂鮮奶、脫脂鮮奶、奶粉沖泡、無糖/有糖黃豆漿、無糖/有糖黑豆漿或者上述這些的混合物
  • 是否消毒:先煮沸,或者不煮沸直接做
  • 時間:各種說法不一,有四到十八個小時之不同
  • 容器:小鍋子、便當盒、鮮奶原本容器(紙/塑膠)、優酪乳機器配件容器(塑膠/玻璃/金屬)

其實這些都是可行的,真正要成功的關鍵,是在溫度的維持,其他因素都其次。

常見的製作優酪乳用的乳酸菌種,屬於高溫菌,大量繁殖溫度是40度左右。

如果在製作優格豆乳時,能在一開始的時段,大約一~兩個小時內,維持40度左右,
讓加入的乳酸菌菌種大量繁殖為容器內的優勢菌,
那麼無論用哪一種菌種來源、容器、加熱設備,或者後來溫度下降,還是都會成功的。

優格機的價值,也是在提供那個恆溫。
原料液體濃度,則主要在決定做出來的產品固態程度。

下面這是菌種廠商(佰生優益生菌酸奶發酵劑)做的圖可以參考,可以看出溫度顯著影響發酵速度。

一開始添加菌種的比例,只要在合理範圍內(以市售優酪乳當菌種而言,建議是 10%),其重要性並不如溫度。溫度了決定多久會繁殖一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

20240529 A2

所以最重要的設備,就是一個溫度計,據此可以彈性應變來使用各種現有器具,不一定需要用優格機。

各種溫度計各有優缺點:(1)實驗用玻璃溫度計準確便宜,缺點是容易破。(2)不鏽鋼指針溫度計用久之後,量測結果容易失準。(3)電子式溫度計需使用水銀電池,較不環保,便宜貨有時溫度會不準。

使用電鍋等熱源時 – 搭配定時器

優格機已經設定好恆溫,如果不使用機器,而要用電鍋的話,可以隔水保溫。

將豆漿加入優酪乳或菌種粉並攪拌均勻,容器可以是原來購買時盛裝的盒子或罐子,
或是另外的乾淨乾燥容器盛裝,不放心的話,容器事先用開水燙過、擦乾。

可以使用有蓋子的304或316不銹鋼鋼杯作為容器,金屬不會破,便於清洗消毒,便宜好用,大小尺寸又有很多選擇。

再將容器放在一鍋溫度合宜的溫水中。接著量測並不定時稍微加熱維持那一鍋保溫水 的溫度。
(不要用溫度計直接去接觸量測優酪乳,會引入雜菌。)

如果這一鍋保溫水跟優酪乳的溫度,能始終維持在40度,只需要四個小時,就可以凝固了。越久會越酸,也會析出液體影響口感。

電鍋的保溫溫度,大概是58度,遠高於40度,如果要用電鍋設置保溫鍵,可以搭配電源用的預約定時器/計時器,像是照片中的這種機械式定時器,每刻度15分鐘,可以設定每隔30或45分鐘通電15分鐘,在夏天的情況下,這種設定的熱平衡大約會維持在38-36度左右。冬天的話,可考慮調成隔15分鐘通電15分鐘。

不同電鍋、不同季節、不同家庭的環境都有差異,用溫度計回饋調整,就可以找出自家最適合的溫控方式。

20240529 A3
不使用熱源

熟練之後,最簡單的做法是,晚上睡覺前,用現成熱水,配合溫度計,調整達到保溫溫度40度,然後去睡覺,隔天早上,就已完成。

夏天的話,可以直接放在桌上,因為夏夜也能有三十度以上。冬天的話,要放在能保溫的容器,如保溫鍋裡。因為不需要動到加熱源,外出旅遊時也可以做。

等經驗累積足夠,光用手摸就知道溫度,幾個小時候,輕輕搖一下,從凝固狀態的手感,就知道發酵好了沒有,非常簡便省心省時。

常見用菌種清單

乳酸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

  • 嗜熱鏈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菌

乳酸球菌屬(Lactococcus)
-分為四個亞種,為L. lactis subsp.cremoris、L. lactis subsp.lactis、L. lactis subsp.hordniae 和 L. lactis subsp.diacetylactis。

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 :L 菌

  • 保加利亞桿菌 Bacillus bulgaricus
  • 嗜酸乳桿菌 Bacillus acidophilus :A 菌
  • 植物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蔬果發酵(如泡菜、酸菜)即是利用此種菌
  • 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屬於此種
  • 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casei 養樂多的代田菌(乾酪乳酸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屬於此種
  • 副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XX 屬於此種

雙叉(雙歧)乳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比菲德氏菌: B菌

  • 乳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lactis 雷特氏B菌
  • 兩歧雙岐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acteria
  • 嬰兒 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 長型雙叉桿菌 ( Bifidobacterium longum) 比菲德氏 龍根菌

另外,妙利散的宮入菌屬於酪酸菌,不在上面可以製成優酪乳食品的菌種之列,
但是有其優良的其他特性。

了解這個清單,把英文拼法大致記起來,在選購時對照一下,就知道命名來由了。

統O – AB優酪乳:主打 A菌 + 雷特氏B菌
統O – LPOO優酪乳:主打 LP菌OO
光O – 植O優酪乳:植物乳桿菌
林O營 – 優酪乳:B 龍根菌
林O營 – 植O優酪乳:植物乳桿菌
味O – ABLS優酪乳:A菌 + B菌 + L菌 + S菌
普O優菌粉: 5種L菌 + B菌 + S菌 + 乳酸球菌

各家不同菌種粉、優酪乳產品的菌種都有組成與比例上的差異,保健功效上也會不同。
多嘗試以不同菌種粉、優酪乳來製作,比較觀察身體腸胃道的反應,就知道自己與家人適合哪一種。

除了保健效果的差異,就食品角度而言,有些菌的成品會有多醣體的牽絲,有些會像豆花,有些有特殊香味等等,經驗多了、細心觀察就知道它們各自具備了不同特性,很有意思。

國際酪農聯盟規定酸酪乳製造菌種

以下資料引用自:台灣區乳品工業同業公會

可用作生產酸酪乳的乳酸菌有很多種類,依照國際酪農聯盟規定,酸酪乳的製造菌種是嗜熱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及保加利亞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二類。但我國國家標準中並沒有限制菌種的種類。國內常用來生產酸酪乳的乳酸菌種類如下︰
1. 乳酸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為球型,並連結成鏈鎖狀。如嗜熱乳鏈球菌(Str. thermophilus)、乳酸鏈球菌(Str. lactis)、乳酪鏈球菌(Str. cremoris)。
2.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為細長棒狀,有時數個桿菌連接在一起。如保加利亞桿菌(L.bulgaricus)、嗜酸乳桿菌(L.acidophilus)、酪乳酸桿菌(L. casel)。
3.雙叉乳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國內譯名為比菲德氏菌或比福多菌。桿狀菌,通常呈X或Y字型,有時會有V字型、彎曲型、紡綞型或棍棒型等型態。一般常用B. bifidum、B. longum、B. infantis、B. breve等。︰

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最早是在嬰幼兒的糞便中篩檢出來的,是定著於腸內的有益菌代表,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出生嬰兒在出生後 4-7日間,比菲德氏菌會成為最優勢的菌種,每公克糞便中的菌數量可高達百億個以上。但隨著年齡的增加,比菲德氏菌會逐漸遞減。而有害菌會逐漸增加。

20240529 A4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20230315 a2
康熙《庭訓格言》:寡思慮,可以養神;寡嗜欲,可以養精;寡言語,可以養氣。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