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針對「Fiction 小說類」的寫作指南,安.拉莫特 Anne Lamott 的《寫作課: 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 》 是長銷書,出版社簡介說「連續20年霸佔Amazon寫作指導類 排行榜NO.1」
屬於前一代無網路的寫作與出版型態,內容真摯,作者坦白揭露了在寫作生涯裡,所累積的珍貴人生體驗,以及不可免的種種傷痕。
譯自 Bird by bird : 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書名Bird by bird(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是這樣來的:
「三十年前,我的哥哥十歲,第二天得交一篇鳥類報告。雖然他之前有三個月的時間寫這份作業,卻一直沒有進展。當時他坐在餐桌前,周圍散置著作業簿、鉛筆和一本本未打開的鳥類書籍。面對眼前的艱鉅任務,他不知如何著手,簡直快哭出來了。後來身為作家的父親在他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他肩上說,『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夥伴。只要一隻鳥接著一隻鳥,按部就班地寫。』」多年來,拉莫特把這個故事謹記在心:你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將你想到的寫下,靈感便會來敲門。
第六章裡面說,寫故事,就像是拍立得的顯像過程。
拍立得如何顯像?請觀賞下面這饒富意境的人像顯影過程。是不是感覺真像魔法?
其實不僅是寫故事,乃至「商業寫作」、「論文寫作」也都是如此,總是隨著寫作,以及重複無盡地修訂修改過程,事物的重要性、情節背景的深度與縱寬,主題的意義,才會慢慢一步步地呈現出來。
第六章的故事範例(特殊奧運會報導的顯像過程)寫得非常好,觸動人心,值得細細品味,摘錄如後。
影片原網址: Polaroids revealed: A closer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 TIFF 2018
.

Chapter 6
摘錄自:安.拉莫特 Anne Lamott 的《寫作課: 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 》
完成文章的經過,就像是拍立得的顯像過程。你水遠無法一開始就知道照片和文章的真正模樣,一切都從一個吸引你的影像開始,接著背景才緩緩浮現,要等到最後,你才會明白文章將寫成什麼樣子。
特殊奧運會報導的顯像過程
六、七年前,有人請我寫一篇特殊奧運的文章。我曾觀賞本地的比賽多年,部分是因為我的幾個朋友會參賽,況且我也很喜歡觀賞運動賽事和選手,無論是特殊比賽或其他。那次我抱著極大的興致前往,但對於文章完成後會是 什麼樣貌,一點概念也沒有。
特殊奧運賽事通常進行的極為緩慢,跟報導普利克內斯賽馬會(Preakness,美國三大賽馬錦標賽之一每年五月在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舉行)差別很大。但它依然有令人緊張興奮的時刻,於是我整個上午也跟著加油歡呼、做筆記。
午餐前的最後一項田徑比賽是二十五碼賽跑,選手是多名殘障跑者和步行者,其巾不少人似乎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他們擠在一起,搖搖晃晃地前進,其中一名選手如蝸牛般緩慢地朝看台跑,還有一名選手朝場邊的頒獎台跑去,兩人隨後都被領回跑道。比賽彷彿要持續一輩子,而中午已近,我們都飢腸轆轆。不過,所有人最終都通過終點線,坐在看台上的我們也全站起來準備離開―就在那時,我們注意到離起跑線四、五碼遠的跑道上,還有另一位選手。
她是一名年約十六的少女,在她傷殘的瘦削軀體上,有張跟常人無異的臉龐。她拄著金屬拐杖,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向前進。她先將一根拐杖往前移兩、三英寸,再移動一條腿,接著將另一根拐杖向前移兩、三英寸,再移動另一條腿。這實在很折磨人,而且我快餓死了。隨著她以每次兩三英寸的距離持續前進,我不禁一邊在內心呼喊,加油,快點,快點,一邊焦急地搓額頭。
感覺上似乎過了四小時之久,她才通過終點線。看得出來她真的很高興—以一種羞澀、小女孩般的方式表現出來。
當我離開露天看台,要去吃午餐時,有個身材高大、缺了門牙的非裔美籍男子跟我一起走下台階。他拉拉我的運動衫袖子,於是我抬頭看他,他遞給我一張某人那天為他和他朋友照的拍立得照片,「看看我們,」他說。他說話很慢又口齒不清,有如變形的黑膠唱片,很難聽得懂。他照片中的另兩名朋友是唐氏症病友:三個人看起來都對自己的表現無比雀躍。我稱讚了那張照片,並遞還給他。
他停下來,我也跟著停步。他指著照片中的自己。「那,」他說:「是一個很酷的人。
一篇文章就從這張照片開始成形,雖然我在那時沒辦法告訴你們那篇文章最後究竟會寫成什麼樣子。我只知道有某樣東西開始浮現。
午餐後,我信步走到大禮堂,結果那裡正在進行男子籃球賽。那位缺了門牙的非裔美籍男子是比賽中的風雲人物。看得出來他的確是,因為即使還沒人投籃得分,他的隊友幾乎總是把球傳給他,甚至另一隊的人也常把球傳給他。雖然雙方都沒有得分,但所有人都以慢動作的速度滿場跑,如雷般大聲地運球。找從沒觀賞過這麼吵的比賽,但一切都奇妙極了。
我想像自己如何在文章中描述這場比賽,以及之後該如何講給學生聽,包括如雷的聲響和洋溢的歡樂等。
我在腦海中不斷重溫那個拄著拐杖的女孩在跑道上慢慢前進到終點線的情景 ― 突然問,我的文章開始從一片灰綠暗沉中浮現出來。我可以看出這篇文章是關於不幸如何在多年後演變成喜悅,關於毫無保留的努力之美。我可看出它幾乎跟那個很酷的男子及他兩名朋友的合照一樣清晰。
禮堂的看台坐滿了觀眾。幾分鐘後,在顯示板上的分數依然掛零的情況下,那名高大的黑人從後場慢慢運球到前場,然後將球拋出,球進了籃框。
觀眾歡聲雷動,但兩隊的選手只是睜大眼睛望著籃框,彷彿它剛著火燒起來似的。
你們會喜歡的;我告訴(寫作課的)學生們,你們會感覺自己彷彿可以連寫一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