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心領神會 第1期-1】2023/9/10 資料

(附上的課程錄音音質不是很清楚,下堂會改進。)

系列課程清單,請點:【道德經心領神會】課程介紹

(1)心領神會
  • 道德經一書只有結論沒有推論,像是鏡子,智慧深者則見深,淺者則見淺。
  • 現場安排實際靜觀,啟發心靈體會。有照見,就自行改變。
  • 跟隨道,不跟隨大師。

大腦要放鬆,一如大腦有左右腦,用大腦即會產生二元對立的分別,例如美醜、高下、喜惡等等的劃分,需要放下這樣對立的想法才能夠進一步領略道德經。

20230910_1_心領神會
20230910_3b_大腦放鬆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即是命名與定義,會對於人產生如同咒語一般的束縛;被名的定義束縛,就會看不清楚萬物的本質。

人們容易卡在命名的框框裡面,例如董事長、修行人、先生太太小孩…等各種稱謂裡。一有名的限制,就會想要求表現出該角色相對應的行為。
因此,自己不要被名所綑綁,也不要用名去束縛他人,放下主觀預設的想法,進入沒有名的世界。立足在沒有名的世界,讓名回到作為客觀中性的溝通工具,才能善巧方便的使用名。

20230910_2a_名可名,非常名
20230910_2b_善巧方便使用名
(3)老子說的「德」是什麼?

3a. 道的有形顯現

  • 「道」無所不在,未顯形;「德」是萬物「得之於道者」,有形的顯現。

3b. 天賦稟賦

  • 成為真正的自己,也讓別人成為他自己。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小故事:動物學校

3c.人生藍圖 (選擇與授記)

  • 悉達多太子出生時的預言與出家因緣
  • 燃燈佛授記
  • 一合相:環境與腳色
  • 人生的選擇:面對未知的恐懼 vs. 未實現天賦道途的痛苦

道無形無象,顯現在萬物身上的就是德,是由道所賦予的光明本性與天賦。
德沒有優劣對錯高下區分,如小故事《動物學校》所說,每種動物、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天賦。
天賦稟賦的另一層理解,就是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藍圖,亦即內心渴望要走的道途、天命。

如同鮭魚一出生就本能知道要回溯到出生的源頭;悉達多太子內心就為世界之苦與修行的理想所深深觸動。
在遵循道途時,就像在林間小路行走一樣,雖然不確定前方是否還有路可行走,然而只要有信心,隨著道的指引,持續地前進,就能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20230910_3a_德_天賦_動物故事
20230910_3c_德_天賦稟賦
20230910_3d_德_人生藍圖
20230910_4a_金剛經_一合相
20230910_4b_金剛經_忍位
(4)結語
  • 有漏智,無漏智
  • 一般水庫,都江堰
20230908 C1

59ba6b99ae

課程各週資料會陸續更新,請點:【道德經 心領神會 】

20230927 A1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