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道德經 心領神會 第1期-2】中有介紹到 ,學習的層次依序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菩薩所行的「六度」「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第一項即是布施波羅蜜,有財施、法
這個故事,出自夢枕獏《陰陽師:龍笛卷》中的〈首塚〉一篇,並另有畫家村上豐的繪本單行本。 介紹這個恐怖
在 2023/10/15 上課時,請大家就前次【道德經 心領神會01】2023/9/10
文澄 按 玄安與玄昇是神明指示,於預言時間出現的有緣學生。正確地說,學生都不是文澄的,而是神明的學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說是《道德經》最著名的句子。 「道」與「名」作為動詞,指的是
教育學家 里維斯博士 (George Reavis )在1940年的寓言《動物學校》裡,簡要又生動的
老子實乃仙學各宗派之源頭,深入研修道德經,終身受用。 《史記.老子列傳》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上圖為鎌倉大佛 )。 佛寺有「大雄寶殿」,這個「大雄」,是佛的德號之一,代表大智慧大氣魄,能降伏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