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心領神會 第1期-3】2023/11/12 資料

道家修行,也非常重視守護根門的功夫。

本次課程,配合老子道德經經文,以及佛法唯識學內容,協助大家理解,如何能從呵除欲樂、守護根門開始,逐步往上提升禪定力。

6874c97317 e1650515233280
系列清單,請點:【道德經心領神會】課程介紹
前次課程內容複習
快樂的層次

(一)欲樂(欲界)

肉體感官的愉悅,需要外在刺激,一種麻醉、轉移注意力。
會付出代價,暫時不持久,以苦為樂 ,有時會樂極生悲。

(二)定樂(色界、無色界

擺脫肉體限制的喜悅,淺如心理學上講的心流狀態,較深如禪定的快樂。有瀕死經驗的人,共通的經驗是感受到極大的喜悅。固然不受肉體限制,但也不永恆,需在某些條件下發生,境界有出、有入。

(三)解脫之樂超三界
不受肉體限制,也不受外在條件限制,沒有出入問題,故為真實究竟之樂。

從呵五欲、守護根門開始,逐步往上提升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
若能具足修禪資糧(持戒清淨,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
呵五欲(色、聲、香、味、觸。),
除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
即能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以耳根圓通為例

59ba6b99ae

課程各週資料會陸續更新,請點:【道德經 心領神會 】

20230927 A1

文章關鍵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