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所行的「六度」「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第一項即是布施波羅蜜,有財施、法
金剛經:一合相 除了可以協助破除身見,而文中提到的完形、紅龜粿與模具譬喻,既生動親切,又好應用。 「
佛教心理學─唯識學,一般咸認為深奧難懂,讓人望而生畏。 寬謙法師講授《八識規矩頌》二十多年,也曾發行
空海法師在《四念處修行法要》說明了,觀音法門如何能逐步做到:能所雙泯,心境合一,主客消溶,乃至耳根圓
盜香賊故事,出於《大智度論》與《雜阿含經》(1338經)中,生動地描繪了,修行人要善於守護六根,如同
在 2023/10/15 上課時,請大家就前次【道德經 心領神會01】2023/9/10
《道德經》作為先秦典籍,裡面的「自然」一詞,從語言學還原歷史,是「自己本來如此」之意,並不是後世指稱
龍樹菩薩是大乘的第一位偉大論師。大乘佛教是一直到龍樹菩薩出世,集之前數百年學者的工作成果於一身,予以
我也有過在間不容髮的危險國道事故中,車輛撞到直接報廢,人卻奇蹟式全身而退的人生經驗。或許從旁人眼光,
優波離尊者的出家經過,特別凸顯了佛陀對印度社會種性制度的革命。 佛陀不僅讓優波離成為第一個首陀羅階層